陰陽論
“陰陽”萌發(fā)于古代先民觀察天文地理的經(jīng)驗理知,只作為太陽日光向背的意義而出現(xiàn),向日的為陽,背日的為陰。陰陽一詞典出《詩經(jīng)·公劉》中“既景乃岡,相其陰陽”,描繪周民辯方證位,規(guī)劃營宅[2]。隨著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,陰陽論逐漸演化為一種哲學概念,最早見于《易經(jīng)·系辭》:“一陰一陽之謂道!”。而后“陰陽合則生,陰陽離則滅。陰陽錯則變,陰陽平則恒。”這兩句解釋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兩種互相對立消長,矛盾而又統(tǒng)一著的動態(tài)平衡勢力,包括宇宙萬物。如日月、晝夜、明暗、動靜、內(nèi)外、男女、剛?cè)?、遲速等等[3]。古典園林中的植物景觀并非是隨意安排的,而是處處體現(xiàn)著一種陰陽平衡的和諧之美。
點景點睛
點景是從風水理論中變化而來的[10],造園者用較少的筆墨,略施小筑,可使園林注入靈氣,頓時移情生輝,儼然構(gòu)成一幅優(yōu)美的天然畫卷,而其中的題詩作詞更是成為景中的點睛之筆。如拙政園中部景區(qū)的“荷風四面亭”,亭中觀賞荷葉、垂柳,清風徐來,荷香沁人,無比貼切;留園“聞木褲香軒”,位于假山之上,遍植桂花,中秋時節(jié),月桂香飄四方;網(wǎng)師園“看松讀畫軒”,軒南遠山近水,樹壇中植園柏、羅漢松,姿態(tài)奇特;獅子林“暗香疏影樓”,四周栽植梅花,是賞月聞香的夜游園。
園林植物方位的選定
清·高見南《相宅經(jīng)篡》:“東種桃柳,西種梔榆,南種梅棗,北種奈杏”。還有“青松郁郁竹漪漪,色光容容好住基”,“白蘭屋前種,美花香氣送”,“向陽石榴紅似火,背陰李子酸透心”等說法,雖然這些要求貌似只符合風水理論,事實上卻具有科學道理,完全符合所栽植物的生態(tài)習性。園林植物陽生樹是“陽”,陰生樹是“陰”,那么將陰生樹置于北面,陽生樹置于南面或陰生樹置于陽生樹下,這樣互相搭配,正是體現(xiàn)“陰陽合則生”的規(guī)律[4,5,6]。陳從周的《續(xù)說園》中:“牡丹香花向陽斯盛,須植于主廳之南。”開朗曠達之地,早晨受初升之旭日,傍晚又可得到晚霞的光照,宜栽喜陽之花木?!痘ㄧR》:“松柏骨蒼,宜峭壁奇峰”,完全符合松柏類耐旱不喜濕的習性。
因此,在古典園林里牡丹向陽作臺,襯以文石闌干;墻陰植如女貞、竹類等耐寒植物;背陰且能略受陽光之地栽植桂花、山茶之類;階下石隙中,植如沿階草等常綠的陰性草;池沼低洼處則點綴垂柳等等。
均衡景觀
中國古典園林向來以含蓄為美,尤其是占地通常較小的江南古典園林,其植物景觀形成的空間是運用植物本身以及同其他造園要素結(jié)合所創(chuàng)造出的一個“陰陽平衡”的天地,它包含著一系列對立而又統(tǒng)一的因素,運用欲揚先抑、藏露相融、以少勝多、小中見大、虛實襯托、動靜結(jié)合等模式[7],采用借景、對景、點景、補景、障景等手法[8],增加空間層次感,從小空間創(chuàng)造出大空間,使室內(nèi)外相通、相透、相補,整個空間布局在同一中有變化地營造出一種“陰陽和諧”之美。
季相變化
風水理論是易學與環(huán)境地理學相結(jié)合的產(chǎn)物[9],而《易經(jīng)》中“生生不息”的變化思想直接影響到了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的植物景觀。傳統(tǒng)園林設計中一般春季可賞玉蘭、海棠、桃花,夏季可賞荷花、芭蕉,秋季可賞菊花、石榴、桂花,冬季可賞松柏、梅花等。在植物配置上要求春夏景物疏朗明快,從而表現(xiàn)出冬夏有別的季節(jié)變化。如拙政園中春季“雪香云蔚亭”的梅花凌寒綻放、“海棠春塢”的海棠繁花似錦,夏季“嘉實亭”的枇杷樹結(jié)成累累金丸,秋季“秫香館”墻外稻花飄香,冬季“松風水閣”的松竹經(jīng)寒不調(diào)。
拓展空間
運用藏露結(jié)合,以植物的自然體態(tài)裝飾磚、瓦構(gòu)筑的建筑背景,以達到“圍墻隱約于間”的自然之趣。如拙政園的枇杷園西墻、滄浪亭中沿墻而上的爬山虎;網(wǎng)師園東墻的木香。此外,在圍墻前稍作地形,使植物高低錯落,墻面若隱若現(xiàn),產(chǎn)生遠近層次延伸的視覺空間,不僅自然氣氛倍增,且高低掩映的植物更可造成景深幻覺,擴大景觀空間感。如留園“楫峰軒”北天井中,用竹石作墻隅配植,通過空窗形成一幅幅畫面;藕園一角,幾塊湖石坐底,壽星竹作背景,石筍聳于其前,邊植羅漢松,簡潔明朗;網(wǎng)師園“殿春簃”的北天井,對著漏窗,用蠟梅與湖石組合成窗畫,坐在室內(nèi),北面觀畫,南面賞景,前瞻后顧,南北逢源。
在當今以建設“人與自然和諧”的生態(tài)城市為目標的社會,結(jié)合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風水學對中國古典園林進行詮釋成為國內(nèi)外研究的一個新方向。在中國古典園林中,只有通過合理、恰當、巧妙的配植植物,園中的山、水、建筑才有靈韻。